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生物年龄或可预测患痴呆症风险

Summary: 大研究发现,生物年龄超实际年龄者患痴呆症概率高约30%。生物年龄通过功能、胆固醇等生物标记物测定,反映身体系统老化状况。研究者观察到生物年龄高者有大脑变化(如灰质减少),虽研究未证因果,但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减缓生物衰老可降痴呆风险。

Key Facts:

  • 30%高风险:生物年龄超前与痴呆风险显著增加有关。
  • 大脑变化:生物年龄高与痴呆相关灰质减少有关。
  • 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和健康生活习惯可影响生物年龄。 来源: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

据2025年4月30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的研究,生物年龄高于实际年龄者比生物年龄与实际年龄匹配或低于实际年龄者更易患痴呆症。生物年龄基于肺功能、血压和胆固醇等衰老生物标记物。研究未证生物年龄超前导致痴呆,仅表明有关联。研究者还发现生物年龄高者大脑有与痴呆相关变化(如灰质体积减少)。

“随着痴呆症在全球影响增大,识别风险因素并实施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中国郑州大学的薄亚聪博士(研究作者)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实际年龄,但可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影响生物年龄。”

研究涉及英国数据库中280918名参与者,研究开始时平均实际年龄57岁且无痴呆症,平均随访14年,期间4770人患痴呆症。研究者用两种方法测量生物年龄,除肺功能、血压和胆固醇外,还测量血液中其他生物标记物(如平均细胞体积和白细胞计数)。这些方法显示身体不同部分(如代谢、免疫、肝、肾、心脏等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如何协同工作。

后来患痴呆症者在研究开始时平均实际年龄65岁(未患痴呆症者为57岁),用其中一种方法测得他们平均生物年龄55岁(未患痴呆症者为45岁)。将参与者按生物年龄分为四组后,研究者发现生物年龄最高组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最低组高约30%,结果已根据年龄、教育水平和吸烟状况等其他可能影响痴呆风险的因素进行调整。研究者还发现生物年龄高者大脑有与痴呆相关变化(如灰质体积减少)。

“这些大脑结构变化解释了部分(但非全部)生物年龄超前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薄亚聪说,“这些结果支持生物年龄超前可能通过引起大脑结构广泛变化而导致痴呆症发展的假设。”

研究局限:数据库参与者比一般人群更注重健康,所以他们患痴呆症可能性可能更低。 资助:研究由中国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支持。 作者:蕾妮·特斯曼 来源: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 联系:蕾妮·特斯曼 -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 图片:图片来源为神经科学新闻。加入我们的时事通讯。感谢订阅。出现问题。我同意将我的个人信息转移到AWeber用于神经科学时事通讯(更多信息)。注册以接收我们最近的神经科学头条新闻和摘要,每天免费发送到您的电子邮件。我们讨厌垃圾邮件,仅使用您的电子邮件联系您有关时事通讯事宜,您可随时取消订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