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是臭虫咬的吗?如何辨别
臭虫虽不危险,但一出现就易引发恐慌。等你发现这些小害虫时,它们可能已存在一段时间了,大量滋生时会让人难以招架且浑身发痒。
家庭医生莎拉·皮克林·比尔斯(Sarah Pickering Beers)医学博士提供了识别、治疗和预防臭虫叮咬的要点。
如何判断是否为臭虫叮咬? 区分臭虫叮咬和其他虫咬很难。那臭虫叮咬有何特征呢? 皮克林·比尔斯博士称:“臭虫叮咬看起来与其他昆虫叮咬无异,但叮咬位置是主要区分点。”跳蚤叮咬尤其与臭虫叮咬相似,但有几种区分方法。
- 形状:臭虫叮咬可能呈线状,一连串或呈之字形。跳蚤叮咬常三五个成群(有时也成直线)。
- 外观:臭虫叮咬中间可能有小血点或红斑。通常也稍大些。
- 位置:这是二者主要区别。皮克林·比尔斯博士解释:“臭虫叮咬可出现在臭虫接触到裸露皮肤的任何部位。但如果只在脚踝或小腿,很可能是跳蚤,因为它们常在地毯里且跳不高。”
以下是臭虫叮咬与其他昆虫叮咬的区别:
- 蚊子叮咬:这些小凸起通常单个出现在手臂、腿部等未被衣物覆盖的部位。
- 疥疮:螨虫钻入皮肤,在皮肤褶皱或缝隙(如手指脚趾间)产生小红疹。
- 蜱虫叮咬:蜱虫头部钻入皮肤,在头皮、腿部、颈后造成皮疹或小红疹。
- 蜘蛛叮咬:多数蜘蛛叮咬无大碍,但有些会留下伤口并导致肌肉疼痛、头痛和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臭虫叮咬出现在哪里? 臭虫叮咬会起包,呈线状或之字形,像皮疹。臭虫咬不透衣物或床单,所以叮咬处是裸露皮肤与床接触的地方,如手臂、腿部、背部、脸部、颈部。如果裸睡,身体各处都可能被叮咬。皮克林·比尔斯博士说:“臭虫通常夜间活动,多在人坐卧时叮咬,所以身体各处都可能被咬。”
臭虫叮咬的感觉? 臭虫叮咬通常痒,也会有轻微疼痛、不适甚至烧灼感,但不总是如此。皮克林·比尔斯博士指出:“每个人反应不同。有时臭虫叮咬类似荨麻疹,有些人根本不痒,只是有小红疹。”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虽可能但罕见,且多在大量滋生时。
如何确认是臭虫叮咬? 除叮咬外观和位置,睡衣和床单上可能有臭虫活动迹象:小血渍、黑色或铁锈色斑点(臭虫粪便)、微小如针头的卵或卵壳。皮克林·比尔斯博士指出:“臭虫进食时才跳到人身上,其他时间都躲藏。所以常能看到它们的痕迹却不见虫体。”成年臭虫约苹果籽大小,知道位置就能看到,它们常躲在家具和毛毯缝隙里。她还警告:“酒店、电影院、旧货市场和二手店的物品(如衣物、家具、床单、布制玩具)都可能有臭虫。公寓楼其他地方爆发臭虫,自己也可能被波及。”
治疗臭虫叮咬 臭虫叮咬不处理通常一周内自愈,但期间要护理。
- 保持清洁:每天用肥皂和水清洗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 使用非处方药: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其他止痒膏止痒。皮克林·比尔斯博士说:“瘙痒时最担心细菌入侵皮肤引发二次感染。”
- 保持警惕:如果叮咬处变红、肿胀、压痛或有分泌物,就需就医。
要彻底消除叮咬,得除掉臭虫,否则旧伤愈合新伤又起。马上清洁,吸除臭虫可能藏身之处,用热水洗床单,然后寻求支援。皮克林·比尔斯博士说:“很可能要联系专业除虫人员,他们能确定是否有臭虫并商讨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