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大脑中激素对爱情和性欲的影响有所不同
摘要: 新研究揭示小鼠大脑中经激素调节的神经回路如何控制性别特异性的交配行为。科学家在前额叶皮质发现了一组神经元,它们整合催产素、卵巢激素和社交线索,调节雌性的性接受能力并抑制雄性的交配兴趣。激活这些神经元会使未受孕雌性接受交配,而在发情期抑制它们则会消除其兴趣,在雄性中效果相反。这一发现表明,相同的大脑回路如何根据激素状态在雄性和雌性中产生截然不同的行为。
关键事实:
- 激素响应回路:前额叶皮质中的Cacna1h +神经元通过整合催产素和卵巢激素信号控制社会性行为。
- 性别特异性影响:激活该回路会增加雌性的交配兴趣,但抑制雄性的交配兴趣。
- 行为反馈:这些神经元既驱动与交配相关的社交互动,又被其激活,形成反馈回路。
- 来源:洛克菲勒大学
在具有社会结构的动物中,繁殖驱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受大脑支配,受激素等内部线索和与潜在配偶互动等外部因素影响。前额叶皮质(PFC)对繁殖驱动起关键作用。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PFC的一个子区域通过一个受激素激发的皮质回路影响小鼠的繁殖驱动,该回路受催产素和卵巢激素刺激。
研究人员发现,雄性小鼠也有这个回路,但激活后的效果相反。这种共享回路根据激素状态和生物性别产生特定的社会行为模式。此前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中的催产素受体表达神经元(OxtrINs)在雌性发情期促进交配接受性,且在2016年研究中发现OxtrINs的激活对雄性和雌性小鼠有不同影响。
当前研究聚焦于mPFC第5层表达Cacna1h基因的神经元,追踪其与下丘脑的连接。研究人员监测雌性小鼠发情周期中的神经活动,发现Cacna1h +神经元对卵巢激素高度敏感。操纵这些神经元会使小鼠行为产生相反变化,在雄性中也有类似情况且该回路存在反馈环。虽然本研究关注卵巢激素,但未来会探究睾酮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