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从指南到临床精准医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中的应用

近十年来,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和哮喘的治疗已从通用治疗方案发展为基于精准的策略,这得益于表型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和靶向生物制剂的进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气管扩张剂仍然是基础用药,美泊利单抗、贝那利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和特泽佩鲁单抗等药物的出现改变了重症或难治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这些旨在调节IL - 5、IL - 4/IL - 13和TSLP等关键炎症通路的疗法,使临床医生能更大程度减轻患者病情加重情况和症状负担,即便对传统标准疗法反应不佳的患者也有效。更新的GOLD和GINA指南反映了这种模式转变,强调基于表型和内型特征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这种发展对疾病负担重的患者意义非凡,以往的治疗选择对其生活质量改善有限。COPD生物制剂适应症的扩大以及哮喘治疗的进步,正在弥合治疗史上的差距,使精准医疗更接近日常医疗实践。数字监测、可治疗特征评估和靶向干预的使用日益增加,标志着气道疾病管理进入新时代——生物制剂、先进诊断技术和积极的患者参与相结合,有望实现持续控制疾病并减少疾病相关挫折。

近期,由HCPLive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召集的临床论坛上,由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肺部分析与影像研究中心(CLAIR)主任、医学(肺部、过敏和重症监护医学)教授Surya Bhatt医学博士带领的一组肺病专家,齐聚一堂讨论这些发展如何改变COPD和哮喘的临床管理。

论坛强调,COPD和哮喘仍然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诱因,但表型分析和靶向生物制剂的进步改变了治疗格局。此外,临床指南正朝着基于可治疗特征的个体化治疗转变,而非一刀切的方法。

Bhatt说:“我认为很多时候很难判断(COPD患者与哮喘患者有多少重叠)。还有可治疗特征这个概念,如果患者是某种内型,不管是哪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可能相同。我个人重视疾病标签,因为这对预后有影响。治疗也有细微差别,比如在哮喘治疗中不能单独使用长效β₂ - 受体激动剂(LABA)……而且,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在COPD中单独使用可能比在哮喘中效果更好。所以治疗存在一些细微差别。”

展望未来,新型生物制剂和复方吸入剂正在减少病情加重情况并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在重症和难治性病例中。但实施方面仍存在挑战,包括患者依从性、教育缺失和公平获取先进疗法等问题。总之,医疗的未来正朝着精准医疗发展,利用生物标志物、数字健康和定制化治疗方案。

一位小组成员说:“我没有太多生物制剂方面的经验……所以我(从这个小组讨论中)得到的收获是,我需要努力倡导在我们的诊所进行表型分析。我之前只关注症状改善,而没有重新检查生物标志物以确保药物达到预期效果。我很高兴看到有数据表明,(使用美泊利单抗)2年、4年后病情加重情况仍在减少。这让我更有信心说服患者尝试生物疗法并从中获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