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重复脉冲场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MANIFEST - REDO研究结果表明,重复脉冲场消融(PFA)治疗房颤动(AF)是安全的。

虽然静脉隔离(PVI)是房颤治疗的标准程序,但初次手术后其持久性有限。许多患者需多次重复治疗以避免房颤复发。PFA是一种创新的心脏消融技术,利用高压、超短电脉冲在心脏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孔隙,靶向心脏组织且不加热,保护附近结构,其疗效优于传统热消融方法。

格拉茨医科大学内科心内科的Daniel Scherr博士及其同事写道:“然而,关于房颤或房性心动过速(AT)在首次PFA消融后复发再次消融患者的手术结果,尤其是结局方面的数据有限。本多中心研究(MANIFESTO - REDO)旨在评估先前使用pentaspline导管进行PFA房颤消融的房颤/房速患者导管再次消融的结果。”

MANIFEST - REDO的研究人员利用了MANIFEST - PF(一个国际、前瞻性、患者层面的登记处,收集来自24个欧洲城市的数据)。研究纳入2021 - 2024年间首次因房颤接受PFA治疗、年龄≥18岁的患者。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需随访,在此期间研究人员评估不良事件、房颤相关症状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复发。

若患者在初次手术后3个月以上出现症状性房颤/房速复发,则有资格接受再次消融。研究采用了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pentaspline导管PFA、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和/或局灶性PFA。

MANIFEST - REDO的主要有效性终点为在3个月空白期后无持续≥30秒的房颤/房速记录(未使用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且无症状)。次要有效性终点为有无I/III类AADs需求下无持续≥30秒的房颤/房速。

共427名平均年龄64岁(标准差11)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这些患者均因先前使用pentaspline导管进行PFA房颤消融后房颤/房速复发而计划再次消融。研究人员记录了患者间复发性心律失常的类型:219例为阵发性房颤(PAF),128例为持续性房颤(PersAF),其余80例为房性心动过速(AT)。

患者在初次手术后279±171天接受再次消融。再次手术时,肺静脉再连接率为:左上肺静脉(LSPV)29%、左下肺静脉(LIPV)27%、右上肺静脉(RSPV)32%、右下肺静脉(RIPV)31%。45%的患者在再次手术开始时肺静脉持久隔离。术前使用任何形式的影像学检查(如ICE、CT和电解剖标测)与更高的PVI持久性相关(47%对37%;P = 0.036)。

65%的患者达到主要有效性终点,但3个队列间存在显著差异(PAF 65%对PersAF 56%对AT 76%;P = 0.04)。研究人员发现初次到再次消融的时间与主要有效性终点无关联。71%的患者达到次要终点(PAF 74%对PersAF 61%对AT 80%;P = 0.007)。

Scherr及其同事写道:“PFA - PVI常规使用标测可能有帮助。但这需要用完全集成的PF导管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可进行接触评估和病变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