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室(ED)观察到的司美格鲁肽不良事件通常与胃肠道(GI)相关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根据4月8日在线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一封研究信函,服用司美格鲁肽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前往急诊室的比率较低,且多数就诊涉及胃肠道反应。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Maribeth C. Lovegrove(公共卫生硕士)及其同事利用国家电子伤害监测系统 - 药物不良事件合作监测项目的数据,对临床医生归因于司美格鲁肽不良事件的美国急诊就诊情况进行了定性和量化。
研究人员基于551个病例发现,2022 - 2023年估计有24,499例因司美格鲁肽不良事件前往急诊室就诊(患者平均年龄50.9岁;73.2%为女性);其中82.6%发生在2023年。81.7%的就诊中,司美格鲁肽是唯一涉事药物且几乎均为注射剂(94.0%);9.0%的就诊涉及用药错误。急诊就诊最常涉及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和过敏反应(分别为69.3%、16.5%和5.5%);最常报告的胃肠道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分别为57.6%、25.1%和12.2%)。低血糖和胃肠道反应的急诊就诊患者中,分别有37.6%和15.0%需要住院治疗。
作者写道:“临床医生在开始使用司美格鲁肽时可告知患者发生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并调整共同处方的降糖药物以降低低血糖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