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假是一种选择
纽约——卡罗琳娜·拉索(Carolina Lasso)在一次全公司会议上即将做报告前,首次突发恐慌症。她之前做过很多类似的关于营销团队成果的报告。这次被叫到名字时,她却开不了口。
拉索说:“我感觉喉咙像被堵住了,脑袋像被罩在泡泡里。我听不到也看不到,那感觉像是过了很久,其实就几秒,但对我来说影响极深,某种程度上像天崩地裂。”
拉索在跨国搬家后又离婚,状态很糟。老板建议她休心理健康假,她之前都不知道有这种假。她担心休假会影响团队对她的看法,或者让她失去晋升机会,但最后还是休了。43岁的拉索说:“很感谢有机会花时间疗伤。很多人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假时会有负罪感……我们好像背负了额外的压力,好像这是我们的错。”
尽管害怕有不良影响,但越来越多成年人意识到,为处理影响生活的情绪负担或心理问题而从工作中抽离是必要的选择,也有越来越多雇主认可这一点。康普赛克(ComPsych)公司提供员工心理健康项目和缺勤管理服务,鼓励商业客户在员工到达崩溃点之前优先考虑员工的幸福,同时为需要休假的员工制定相关流程。康普赛克的高级临床主任詹妮弗·伯德萨尔(Jennifer Birdsall)说:“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我们一直处于动荡状态,面临一连串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在艾莱特(Alight)公司(一家为大型雇主管理休假和福利的芝加哥科技公司)的客户中,过去两年因心理健康休假的员工,最常见的三种诊断是抑郁、焦虑和适应障碍(对压力过度反应)。
心理健康假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有时,员工可获批减少工作量或必要时短期休假,即“间歇休假”。在美国多数有50名及以上员工的机构,员工可依据《家庭和医疗休假法》申请休假。联邦法律规定,患严重疾病的员工可享有最长12周的带薪或无薪休假(依州和地方法律而定)。一些雇主要求员工使用病假或累计的假期以在休假期间继续领薪。如需更长时间休假,如果雇主提供,员工可使用短期残疾计划。拉索休了6个月,期间接受治疗并前往印度进一步治疗。她回来工作了一年后决定永久离职,后来创办了一家企业,培训人们营造更人性化的工作文化。拉索说,心理健康假“不仅可行,而且一旦我们有时间做治疗、服药等工作,并且与工作拉开足够距离重新与自己建立联系,就可能开启新的可能”。
心理健康挑战存在社会污名化现象,导致很多人不愿寻求治疗或申请休假。谷歌健康与绩效主管牛顿·程(Newton Cheng)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改变这种状况。疫情期间,一位高级经理在会议上邀请员工分享近况,轮到他时,他哭了起来。他解释自己努力达到自己作为父亲的期望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
程回忆说:“我吓坏了,一是我在同事面前哭了,作为专业人士和男性,我一直被教导不能这样;二是我从未真正清晰表达并大声说出这些话,甚至都没让自己这么想过,但现在说出来了就得面对。”同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困扰,但程的问题仍在持续。他说,到2021年2月,他因恐惧而瘫在床上起不来。一位治疗师说他有重度抑郁和焦虑症状。程回忆说:“我意识到自己挣扎得很厉害,问题很严重,不能再敷衍了事,可能得休假了。”他希望自己的决定能对他人有益,于是在一个会议上向200人宣布打算休心理健康假。结果他的坦诚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破坏会议氛围,反而激励与会者敞开心扉。程说:“就像烟花秀一样。他们先是惊讶,然后就忘了我,但氛围变了,好像在说‘哦,我们可以这样做,那我也来说说我的情况吧’。”
罗莎莉·梅(Rosalie Mae)在大学最后一年兼顾学业和全职工作时,开始挣扎着起床,还会失控哭泣。但她觉得要保持正常以免给犹他大学书店(她在那里做会计文员)的同事增加负担。后来她拨打了自杀热线。24岁的梅说:“到那个地步,我知道,特别是在丈夫的催促下,我们得采取更多措施了。”对她来说,就是休五周假把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她建议有类似情况的人也这样做。梅说:“休心理健康假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让自己休息一下、重新调整、制定前进计划并采取措施让自己感觉更好是很重要的。”
程说,在向经理提出休心理健康假之前,要考虑职场文化和自己的职场人际关系。他记得自己说过:“为了我的健康幸福、家庭着想,也为了公司利益,我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尽快休假。”他建议,怀疑得不到同情回应的人可以简单说:“我需要休病假,我需要时间恢复。”AbsenceSoft(一家休假和住宿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联合创始人塞斯·特纳(Seth Turner)说:“从法律和道德上讲,你也不需要告诉所有同事休假的原因。同事们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我这段时间在,那段时间不在,之后会回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