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悲痛有哪些阶段?

悲伤从来都不容易,它不仅源于死亡,感情破裂、失业、经济困难等生活事件也会引发悲伤。临床心理学家雷吉娜·乔塞尔博士称,“悲伤是对任何一种失去的自然反应,人们的反应方式不同,但通常会包含悲伤、愤怒、烦躁和内疚等强烈情绪。”乔塞尔博士阐述了悲伤的五个阶段,包括各阶段是什么、如何表现以及何时向能帮助自己应对的治疗师寻求支持。

悲伤的阶段 人们所说的悲伤五阶段通常指:否认、讨价还价、愤怒、抑郁、接受。也有人会加入其他阶段,如震惊、混乱、试探等。最初的五阶段(库伯勒 - 罗斯模型)由瑞士裔美国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 - 罗斯提出,她在1969年的《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首次概述了这些阶段。乔塞尔博士说:“库伯勒 - 罗斯博士一生都在研究临终过程以及死亡对幸存者的影响,她提出这个五阶段理论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该理论后来被应用于受他人死亡影响的人群。下面深入了解每个阶段。

否认 乔塞尔博士解释,“否认是指难以理解失去的现实,要接受重大的失去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事情已经改变且无法回到过去。”例如亲人去世却感觉还能联系上,失业了却仍早起,好像老板会改变主意。否认阶段的症状包括相信有错误、亲人未离开,拒绝谈论失去,忙碌以逃避感受,假装亲人度假或很快回来,用现在时谈论已逝去的亲人等。

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有时在失去发生之前,如“如果我从症中康复,我就会去教堂”;也会在之后,如“要是换个医生,她就能及时得到治疗”等。乔塞尔博士称这是一种试图改变无法改变之事的心理活动。

愤怒 乔塞尔博士指出,愤怒是自然反应,在失去的情况下,愤怒可指向多种来源,也可表现为指责。例如因自己在失去中的角色而愤怒,或对亲人去世愤怒;失业可能对继承工作的同事愤怒;卖房可能对银行、房产经纪人或新买家愤怒;也可能毫无缘由地对无辜旁观者愤怒。

抑郁 悲伤中的抑郁症状包括对未来失去希望、生活迷茫、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做决定,还可能有身体症状,如疼痛睡眠改变、炎症增加,可能加重健康问题或引发新问题。这个阶段不同于重度抑郁症,但悲伤可能转变为临床抑郁症,所以经历时要重视。

接受 悲伤的痛苦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接受意味着学会与失去共处,承认新的现实,让悲伤与快乐并存。在接受阶段,不会再被悲伤束缚,比如听到相关歌曲不会再崩溃哭泣。乔塞尔博士说:“接受是一种理解,明白所发生之事已成定局,能在保留悲伤的同时回味过去的美好记忆并对未来抱有希望。”

是否有其他阶段? 也可能听到其他悲伤阶段,如有人提到七个阶段,加入了震惊(刚得知失去时麻木、不信)、混乱(否认消失后无法正常生活)、试探(探索失去的现实,寻求应对方法,如加入支持小组等),还有可能包括内疚、处理、重建等。

这些阶段总是按顺序发生吗? 这些阶段是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或按顺序发生,人们可能在不同阶段间穿梭或同时经历多个阶段。乔塞尔博士说:“有些人不会经历所有阶段,也不总是按顺序,可能在不同阶段间进进出出。”

悲伤会持续多久? 悲伤没有固定的时间表,简单悲伤(也叫正常悲伤)多数症状包括五阶段在失去后的前两年内出现,反应强度随时间减弱;复杂悲伤强烈且持续很久,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无论何种悲伤,都不要给自己设定期限或预期。

何时寻求帮助? 如果经历强烈情绪困扰或失去后难以恢复正常生活,可考虑寻求治疗师的帮助。谈论失去、分享痛苦能促进治愈过程。乔塞尔博士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受苦,就找人聊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