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逼真的人工智能化身提升科学传播中的信任度

摘要:TikTok等平台上,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形象(avatar)越来越多地用于传播科学内容,这就引发了其外观如何影响观众信任度的问题。一项新研究对近500名参与者进行测试,探究虚拟形象的逼真度和性别是否会影响其可信度。令人惊讶的是,更逼真的虚拟形象比卡通式的被认为更有能力、更善良、更值得信赖,这与预期的“恐怖谷”效应相悖。男性虚拟形象被认为能力稍强,但总体可信度不受性别显著影响。

关键事实

  • 逼真度取胜:逼真的人工智能虚拟形象比卡通式的更可信。
  • 性别偏见:男性虚拟形象被视为更有能力,但在善良和正直感方面无差异。
  • 无恐怖谷:研究未发现高度逼真的虚拟形象会引发观众不适。 来源:SISSA

全球15亿TikTok用户可能看到过像尼古拉·特斯拉或玛丽·居里这样的特别“推荐”,他们传播简短的科学相关信息,收获数百万浏览量。这只是人工智能虚拟形象用于传播科学的众多例子之一,这种策略也可能有弊端。恐怖谷效应会让观众完全排斥,Baake及其同事想知道代表科学传播者的人工智能虚拟形象的类人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其可信度的判断。

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和动画发展迅速,质量不断提高。然而,许多虚拟形象虽逼真,但仍有小瑕疵,如故障、延迟、面部表情或口型同步不一致,人类观察者虽不易察觉但仍能发现。德国波鸿高级互联网研究中心(CAIS)的研究员Jasmin Baake和其他作者意识到这些虚拟形象可能引发认知科学中的“恐怖谷”现象。

恐怖谷描述的是人对类人虚拟形象(数字或机器人)的反应:当它们看起来超逼真但不够完美时,可能会引起强烈不适,而更具风格或卡通化的类人形象往往不会。Baake说:“我们想研究这些虚拟形象的感知情况,特别是其逼真度和性别如何影响接收者对可信度的感知。”

该研究(在德国以德语进行)包含一系列视频,视频中的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形象扮演科学传播者,有男有女。实验条件有四种,按虚拟形象逼真度(非常高与卡通风格)和性别(男或女)划分。近500名参与者通过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样本招募,以反映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方面的人口特征。

Baake说:“对于逼真度,考虑到恐怖谷假设,我们认为更具风格、看起来更卡通的虚拟形象会被认为更可信。基于有关科学传播者性别认知的现有文献(显示男性科学家常被认为能力更强),再加上担心人工智能生成的虚拟形象因有偏差的训练数据可能反映并强化这种刻板印象,我们假设男性虚拟形象会被认为更有能力,因此总体上比女性虚拟形象更值得信赖。”

然而,Baake及其同事很惊讶:在实验中,逼真的虚拟形象比卡通风格的评价更积极。特别是,观看视频后给参与者的问卷评估了虚拟形象的感知能力、正直度和善良度,这些共同反映了感知可信度。更逼真的虚拟形象在这三个维度上得分略高。至于性别,影响是局部的:男性虚拟形象被认为更有能力,但在正直度或善良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Baake评论说:“根据我们的发现,至少在我们的条件下,未发现更高逼真度会陷入恐怖谷。”此外,发现观众的个人因素,如之前的人工智能知识和对科学的信任度,会调节可信度感知。根据研究结果,更逼真、类人的虚拟形象似乎适合传播科学内容。不过,Baake强调,虽然这里未发现恐怖谷效应,但未来研究应测试更广泛的逼真度水平,以探究在目前测试的两种条件之间是否可能出现中间的恐怖谷效应,以及人们对虚拟形象逼真度的感知是否因观察者而异。

作者:Federica Sgorbissa 来源:SISSA 联系:Federica Sgorbissa - SISSA 图片:图片来源为Neuroscience News。加入我们的时事通讯。感谢订阅。出现问题。我同意将我的个人信息转移到AWeber用于Neuroscience Newsletter(更多信息)。注册以接收我们最近的神经科学头条和摘要,每天免费发送到您的电子邮件。我们讨厌垃圾邮件,仅使用您的电子邮件与您联系时事通讯相关事宜。您可以随时取消订阅。

缩写后

摘要:TikTok等平台用AI生成的虚拟形象传播科学内容,引发其外观对观众信任影响的问题。近500人参与的新研究发现,逼真的虚拟形象比卡通式的更可信,与“恐怖谷”效应相悖。男性虚拟形象虽被视为能力稍强,但性别对总体可信度影响不大。

关键事实

  • 逼真的AI虚拟形象更可信。
  • 男性形象仅在能力感上占优,善良和正直感无性别差异。
  • 未发现高度逼真形象引发观众不适。 来源:SISSA

全球15亿TikTok用户可能看过AI虚拟形象传播科学信息的例子,这有弊端。“恐怖谷”效应会使观众排斥,研究者想知道AI虚拟形象类人特征对其可信度的影响。

AI图像生成发展快但虚拟形象有小瑕疵,可能引发“恐怖谷”现象,即超逼真但不完美的形象会引起不适。

研究人员对近500名德国参与者进行测试,有四种实验条件(按虚拟形象逼真度和性别划分)。研究人员原以为卡通式形象更可信、男性形象更值得信赖,但结果相反。

逼真形象在能力、正直、善良度上得分略高。男性形象仅在能力方面被认为更强。

研究未发现“恐怖谷”效应,且观众个人因素会调节可信度感知。更逼真形象适合传播科学内容,但还需更多研究。

作者:Federica Sgorbissa 来源:SISSA 联系:Federica Sgorbissa - SISSA 图片:Neuroscience News。可订阅时事通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