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幸福因人而异

摘要: 一项大型国际研究表明,幸福并非仅源于外部环境或内部态度,而是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幸福主要受收入和人际关系等生活领域影响,而另一些人从内在品质或两者混合中获取幸福。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因素以复杂方式相互作用,或完全无法预测总体生活满意度。这些发现表明,旨在提升幸福的政策和干预措施应针对个人需求,兼顾内外因素。

关键事实:

  • 幸福的不同路径:人们差异很大,一些受外部因素驱动,一些受内部因素驱动,许多受两者驱动。
  • 双向影响:幸福常源于生活环境和个人心态的相互作用。
  • 政策影响:有效的幸福策略应个性化,而非一刀切。

来源: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幸福的秘诀是什么?幸福是源于内心,还是受工作、健康、人际关系和物质环境等外部影响塑造?发表在《自然 - 人类行为》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幸福可能源于内心、外部影响、两者兼有或者两者皆非——具体因人而异。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幸福的来源。近年来,《世界幸福报告》等努力旨在改善全球福祉。从这个角度看,针对内在或外部因素都应能改善福祉。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心理学助理教授、论文第一作者埃莫里·贝克(Emorie Beck)说:“我们必须了解幸福的来源,以构建有效的干预措施。”

幸福有两种主要模型。“自下而上”观点认为,总体幸福源于我们对生活各领域的满意度,如财富、愉快的工作和满意的人际关系。《世界幸福报告》等调查倾向于遵循这一模型,建议在社会层面提升幸福,例如通过提高人们收入或环境质量的政策,而非针对个人内在因素。

贝克说:“但我们都知道生活中有些人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却似乎很幸福。”调查显示,在人群中,人群间幸福差距只有部分可归因于财富和预期寿命等因素。

这表明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点,即幸福并非源于外部环境,而是源于个人态度和品质,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正念冥想或治疗等改善精神状态的方式来提升幸福,而非针对外部因素。

第三种模型是双向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总体幸福。从这个角度看,针对内在或外部因素都应能改善福祉。

贝克及其合著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约书亚·杰克逊(Joshua Jackson)、多伦多大学的菲利克斯·张(Felix Cheung)和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大学的斯图蒂·塔帕(Stuti Thapa),研究了超过40,000人的个体幸福由什么决定。

这些调查记录了随时间变化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以及五个领域的满意度:健康、收入、住房、工作和人际关系。“有些是自下而上的;有些是自上而下的,这些领域不影响他们的幸福;有些是双向的,有些不明确。”虽然这些人可能对整体生活以及某些领域感到满意,但它们似乎不会随时间相互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层面衡量主观幸福感并不能真正反映个人的体验。贝克说,重要的是,最有效的政策将针对个人自身。对幸福不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个人针对外部因素可能无效。

资金: 这项工作部分得到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的资助。

作者: 安德鲁·费尔(Andrew Fell)

来源: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联系: 安德鲁·费尔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图片: 图片来源于神经科学新闻

迈向个性化幸福方法以捕捉满意度变化 我们提出一种个性化幸福观点,即幸福的决定因素和结果对每个人来说是独特的(即特定的),而非假设所有人都相同。大多数参与者(41.4 - 50.8%)在领域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之间主要表现出单向关联,只有19.3 - 25.9%的参与者主要表现出双向关联。个体差异模式很明显,但区分个体层面模式和随机误差具有挑战性,这凸显了未来研究个性化幸福需要开展工作和创新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