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早期性虐待影响成年后的性行为

摘要:新研究发现性自恋在童年创伤与强迫性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者对比有和无强迫性性行为的个体,测量创伤史、性自恋和性欲亢进情况。有强迫性性行为者在这三方面得分更高,统计分析表明创伤预示着自恋性态度,进而预示着性欲亢进。研究结果显示解决性自恋可能是治疗强迫性性行为的关键,尤其是有虐待或忽视史的个体。

关键事实

  • 中介作用:性自恋显著中介童年创伤与性欲亢进行为的关系,解释超60%的差异。
  • 高风险群体:有强迫性性行为的个体在创伤史、性自恋和性欲亢进方面比对照组得分高。
  • 人口趋势:男性、有宗教信仰者、双性恋者和非学者报告的性欲亢进得分更高。

为何重要

  • 重要性:明确从童年创伤到强迫性性行为的心理路径,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焦点。
  • 与先前研究的一致性:支持早期将虐待史与性欲亢进联系起来的发现,基于自恋特征可影响性侵犯和冒险行为的研究。
  • 未来影响:可为针对强迫性性行为的创伤知情治疗项目中处理性自恋的靶向治疗模块的开发提供信息。

研究设计与参与者 研究包含118名18 - 59岁成年人,一半符合强迫性性行为障碍(CSBD)标准,一半为对照组。CSBD组从互助项目招募,对照组来自普通人群。参与者完成相关问卷以评估创伤史、性自恋和强迫性性行为。

主要发现

  • 有CSBD的个体在童年创伤、性自恋和性欲亢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性自恋在创伤和性欲亢进之间起中介作用,两者共同解释超60%的性欲亢进差异,表明针对性自恋的治疗对有童年创伤史者可能有效。
  • 人口和社会模式:男性性欲亢进得分高于女性;有CSBD的宗教参与者在性自恋和性欲亢进方面得分高于无宗教信仰者;双性恋者报告的性欲亢进高于异性恋或同性恋者;非学术参与者得分高于高学历者,但这些趋势需在更大、更多样化样本中验证。

结果的意义 这些发现强调治疗需处理童年创伤遗留问题和由此产生的不良性态度。对一些人来说,性欲亢进可能是不良应对机制,性自恋可能反映习得的控制、自我保护或寻求认可模式。共情训练、权利重构和创伤知情护理可改善恢复结果。

展望未来 研究者承认研究的局限,未来研究应探究这些关系随时间的变化,评估减少性自恋是否会减少性欲亢进,并在更多元文化人群中检查这些动态。通过阐明创伤、人格和性行为如何相互作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更清晰的CSBD潜在驱动因素图谱,为更有针对性、有效的干预提供新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