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风险密切相关
Summary: 一项超1.6万人参与的大型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可解释约25%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和恐惧症)总体风险。高神经质、高宜人性和低尽责性等特质与一般心理健康风险尤其相关。研究者强调,人格虽是强预测因素,但只是众多因素(包括基因和生活经历)之一。研究结果表明,了解人格有助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Key Facts:
- 人格预测风险:约25%的心理健康风险与人格特质有关。
- 神经质与风险相关:高神经质、低尽责性和高宜人性预示着一般心理健康问题。
- 多因素起作用:人格是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决定心理健康结果的因素。 来源:爱丁堡大学
一项研究表明,常见心理健康状况与人的性格的关联比此前认为的更紧密。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可解释约四分之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和恐惧症)总体风险。 爱丁堡大学和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爱沙尼亚生物银行1.6万多名成员的数据。他们根据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开放性和宜人性这五个人格主要维度调查人们的人格,也研究了更细微的人格特质对一般心理健康问题的预测作用。研究者还考察了患不同类型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般风险和一些特定问题(如恐惧、失眠、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风险。每个参与者描述自己的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由熟悉他们的人进行评估。 他们发现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比以往研究显示的更强。约25%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差异可追溯到人格特质。除一般风险外,人格特质还能解释特定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另外四分之一。一般心理健康风险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神经质(易产生负面情绪)、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尽责性。不过,特定心理健康问题与人格特质的关联有所不同,如睡眠问题与人格的任何方面都没有特别强的相关性。 爱丁堡大学的勒内·莫图斯教授称,通过结合两种来源的数据,能克服人格评估中的常见问题,从而更准确地估计关联。研究者强调,人的性格并不决定其心理健康问题。塔尔图大学的赫洛·利斯·苏德拉开创性地表示,许多从统计上看人格特质预示心理健康不佳的人却有很好的状态;反之,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从人格特质看似乎并无风险。多种因素会影响心理健康,每个因素自身只占心理健康不佳风险的一小部分,很多时候只是运气问题。研究者称,对增加心理健康风险的特质了解越多,就越有可能设计出成功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风险。 资助:由爱沙尼亚研究委员会资助。 作者:乔安妮·莫里森 来源:爱丁堡大学 联系:乔安妮·莫里森 - 爱丁堡大学 图片:图片来源为神经科学新闻 使用多源信息数据评估人格特质与内化精神病理学的重叠: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然而,过度依赖自我报告和宽泛的结构域阻碍了对其直接经验重叠的程度和细节的量化。我们的样本包括爱沙尼亚生物银行的参与者(N = 16,226),他们完成了精神病理学和综合人格问卷,其人格特质也由亲密的知情人进行评估。单个项目与精神病理学领域有各种有意义的关联。我们主张对人格和精神病理学进行多评估者和更精细的评估,以充分揭示其重叠的程度和细节。 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 感谢订阅。出问题了。我同意将我的个人信息转移到AWeber用于神经科学时事通讯(更多信息)。注册以接收我们的最新神经科学头条和摘要,每天免费发送到您的电子邮件。我们讨厌垃圾邮件,只会用您的电子邮件联系您有关时事通讯的事宜。您可以随时取消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