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高敏感人群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风险
总结:一项涵盖33项研究的大规模荟萃分析表明,高敏感个体更易出现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回避型人格障碍。敏感性被定义为对环境和情绪线索的高度反应能力,这使人们更脆弱,但也更易接受积极体验和治疗。这意味着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敏感性,以便为这些个体定制正念和放松等疗法。约31%的人口被视为高敏感人群,研究结果凸显了与这种人格特质相关的风险和治疗机会。
关键事实 更高风险:高敏感个体患抑郁、焦虑、PTSD及相关疾病的比率更高。 双刃剑特质:敏感性增加了对压力的脆弱性,但也提高了对积极治疗的反应能力。 治疗意义:正念和放松等定制干预措施可能对敏感人群尤其有效。 来源: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这项针对3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为首例此类研究,探究了敏感性与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得出结论:与低敏感者相比,高敏感者更易患抑郁和焦虑。在该研究中,敏感性被定义为一种人格特质,反映人们感知和处理环境刺激(如强光、环境细微变化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在心理健康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这一特质往往被忽视(它们通常关注神经质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本研究表明了解一个人的敏感程度很重要且具有治疗意义。例如,具有更敏感人格特质的人可能更易从应用放松和正念等技术的治疗计划中获益,这些技术还可防止复发。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心理治疗师、博士生汤姆·法肯斯坦说:“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青少年和成人敏感性与心理健康最广泛的系统综述,也是首个评估这种关系影响的相关主题的荟萃分析。我们发现敏感性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广场恐惧症和回避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正向和中度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实践中应更多地考虑敏感性,这可用于改善疾病诊断。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对这些个体的治疗。约31%的普通人群被视为高敏感人群,正如我们的研究结果所示,他们比低敏感个体更可能对一些心理干预措施有更好的反应。因此,在考虑心理健康状况的治疗计划时应考虑敏感性。我们的工作表明,提高心理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对敏感性的认识至关重要,这样临床医生和从业者就能识别患者的这一特质,并根据其敏感性定制治疗方案。”
萨里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客座教授迈克尔·普勒斯说:“这是首个提供有力证据表明高敏感人群更易出现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荟萃分析。然而,重要的是要记住,高敏感人群对积极体验(包括心理治疗)也更敏感。我们的结果进一步证明,敏感人群受负面和正面经历的影响更大,其环境质量对他们的幸福尤为重要。”
这项对33项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由来自包括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萨里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的学术团队进行。 作者:露西娅·格雷夫斯 来源: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联系:露西娅·格雷夫斯 -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图片:图片来源为神经科学新闻 《青少年和成人环境敏感性与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尽管常见人格特质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联系已明确,但特质敏感性尽管与心理健康有关,却常被忽视。该综述涵盖33项研究(N = 12,697;女性占62.51%;年龄:M = 25.35岁),揭示了敏感性与抑郁、焦虑、心身症状、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之间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范围从r = 0.05到r = 0.65。研究结果证实了与心理健康的紧密联系,我们探索了其对治疗和预防的潜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