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说明书(奥克特珐玛药剂生产有限公司)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处方药物
【成份】
分子量:66300
【适应症】
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治疗血容扩张不足引起的急性病症和监护病人,消除水肿和有毒物质。脱水病人还要输液。
1 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和预防休克
2 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由于胶质渗透压降低(少于 3 g 白蛋白/100 ml;COP<20 mmHg)和肝脏实质损坏等造成的血白蛋白减少或蛋白缺乏
3 与呋塞米合用,排除由速尿灵造成的蛋白缺乏引起的水肿(如肾综合症病人)
4 妊娠中毒。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5.1 交换输液治疗中
5.2 光线治疗过程中
奥达 20% 人血白蛋白适用于治疗透析病人和早产儿。
【规格】
50 ml*20%
【用法用量】
1用量:
剂量和输液率(100 ml,每分钟 35-125 滴)要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而调节。
(1)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容量的补充要根据血液/血浆的损耗,细致检查病人的血液动力(血压、脉搏、主静脉压、肾功能等)而后定,维持 COP 至少在 20 mmHg 的水平(大约相当于蛋白质总量的 5 g 蛋白质/100 ml 血浆),旨在保持稳定的主静脉压不变。
蛋白质总量的水平可以用来计算胶质渗透压,公式如下:
COP(mmHg) = (蛋白质总量 g/100 ml × 4)-1.0
在不同病理情况下,蛋白质总量/胶质渗透压比率可能不同,为此,测量胶质渗透压值是重要的。治疗中可加入 5% 的人血白蛋白、5% 或 3.5% 人血白蛋白质液或电解液。
对大出血的病人,在补充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时,必须保障供氧。根据血细胞和/或红细胞缺损的情况,进行调节。同样,及时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或冻干冰冻血浆或浓缩血小板,预防凝固因子和血小板低于危险线而引起失血或由治疗引起的血液稀释。
(2)由于胶质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白蛋白减少症或血蛋白过少,平均补充白蛋白液的公式如下:
人血白蛋白量 g = [蛋白质总量 g/升(理想值)蛋白质总量 g/升实值] × 血浆量(升)(约 0.04 升/kg 体重) × 2。
例如:
根据这一工式,一个病人体重 70 公斤,其白蛋白浓度为 35 克/升,病人需要 84 克,相当于大约 420 ml 的 20% 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剂量 g::(50-35) × 0.04 × 70 × 2 = 84 g)。
用乘以 2 的方法来计算血管外的缺血量,在严重缺少白蛋白时,这个乘数可能太小,但是它可以用做首选计算标准。原则上,剂量根据具体情况和各种对照参数(主静脉压、血压、COP、血球数量、血清蛋白水平等)而调节。
用量超过 200 ml,需要另外补液,或增用 50% 人血白蛋白或人血浆蛋白质液。
(3)对于水肿消除不良的病人(如出现肾综合症),若病人有周到的心血管临床监护和体液流动平衡监护,在人血白蛋白液(约 1 g/kg 体重)输完之后,加强使用利尿素,利尿素可加 1-2 mg 呋塞米/kg 体重,静脉注射。
(4)妊娠中毒,通常注射 20% 人血白蛋白 250 ml。
(5)由于它的稳定剂含量低(0.08mmol N-乙酰-DL-色氨酸/g 白蛋白和 0.08mmol 辛酸纳/g 白蛋白),人血白蛋白适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5.1)对于交换输液,剂量是 1-2 g 人血白蛋白/kg 体重,可在输液半小时前用和/或作为输液的一部分。在交换输液完成之后,必须细心监测血浆胆红素(参考 5.2 条)。
(5.2)因为白蛋白影响组织胆红素转入血管系统,可通过静脉注射 1-2 g 人血白蛋白/kg 体重,加强光线疗效,消除胆红素。因此,血浆胆红素水平过高,特别建议用人血白蛋白降低。在注射人血白蛋白之后,由于胆红素的凝结,血浆胆红素的水平提高,同时组织胆红素的水平下降。在使用人血白蛋白之后,血浆胆红素的指数得以确定,这个因素必须考虑进去。因此,光线治疗的同时,特建议应用人血白蛋白,降低血浆胆红素的水平。
2 用法:
根据病人的适应症,临床情况和血液动力参数,将 20% 人血白蛋白用于静脉注射或输液,使用无菌、无热源的一次性注射器或输血设备(平均输液率:1-2 ml/kg 体重和小时)。
输液前,白蛋白溶液的温度应提高到人体温度。不呈半透明度或有沉淀物,不能使用。一旦白蛋白瓶开启,要在 3 小时内输液。由于细菌污染的危险性,未用完的液体要处理掉。
当大量输入 20% 人血白蛋白液时,要监测病人的血液凝固状况。
【禁忌】
【注意事项】
1.使用白蛋白时,应经常观测有关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如血压及心率、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尿量、电解质,以判断循环血容量、心脏充盈压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情况。
2.当发生变态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停药后若变态反应持续发生,应采取适当的处理,发生过敏反应时应按照治疗休克方案处理。
3.20% 人体白蛋白溶液的胶体渗透压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四倍,故输注时应小心确保蛋白质有足够的水化作用。蛋白量应受到监控以免循环超符合或水分过多。
4.若 20% 人体白蛋白所需量超过 200 ml 时应给予适量的电解质溶液以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亦可使用 5% 白蛋白继续治疗。
5.当使用本品的量较大时,必需控制凝血和红细胞压积。应注意其他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电解质、血小板和红细胞)的适当补充,当红细胞压积低于 30% 时应补充红细胞以维持血液的携氧能力。
6.如果计量过大以及输注速度过快,有可能导致循环血容量过大。当心血管超负荷的最初的临床症状(头痛,呼吸困难,颈静脉充血),或血压升高,静脉血压升高以及肺水肿出现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可根据临床状况的严重程度适当增加排尿量或心输出量。另外,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其他不适反应,也应立即停止输用。
7.在有可能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的病理状态下输用白蛋白时,应特别小心。
8.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9.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10.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临床药理】
在数量上,人血白蛋白(MG66300 D)在人血清的血浆蛋白质中占 60%,构成血浆蛋白质的主要成份。在生理上,血管内外人血白蛋白的分配为 40:60,每公斤体重的白蛋白约 4.5-5 g。肝脏对白蛋白进行生物合成,其生物半排出期是 18 天。
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1.维持胶质渗透压(COP):40-45 g/升白蛋白相当于 16-18 mmHg 胶质渗透压,即占全部正常 26-28 mmHg 胶质渗透压的 60-70%。
2.调节血管内外的流动量:1 g 人血白蛋白结合 18 ml 水。白蛋白的应用引起容积过度扩张,增加胶质透压性,导致经过毛细血管的水从血管外倒流入血管系统,由此提高循环量。
3.缓冲作用: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浆白蛋白承载负荷正负的部分,承担血浆缓冲量的 1/6。在 PH 值 7.4 时,蛋白质主要呈阴离子的特性。
4.传送作用:白蛋白是血浆中最重要的传送工具。白蛋白分子强大的凝聚性调节前后内原质(如氨基酸、脂肪酸、胆红素、酶和激素)和外原质(药物和生源毒素等)的代谢传送。
【药代动力学】
人血白蛋白半衰期为 19 天,在肝脏内合成、代谢。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奥克特珐玛药剂生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