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肺泡上皮细胞的代谢重编程老药新用治疗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环境和遗传因素对肺影响很大,肺由至少40种细胞组成,包括类干细胞的肺泡2型上皮细胞(AT2细胞)。因此,COPD中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病理机制仍未被充分了解。
从代谢角度看,AT2细胞的代谢管控严格。它负责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板层小体的组装以及向肺泡腔的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复杂的脂蛋白,对肺功能至关重要,缺乏它会危及生命。脂肪酸是AT2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所以脂肪酸的合成与周转很关键,尤其是与棕榈酸和硬脂酸相关的。脂肪酸合酶(FASN)等酶主导合成过程。
吸烟是肺气肿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部分原因是导致AT2细胞减少。除了烟雾本身造成的直接氧化应激损伤外,AT2细胞还会发生代谢重编程。体外和小鼠研究表明,吸烟会削弱糖酵解途径,导致使用棕榈酸进行β - 氧化和生成ATP。特别是,棕榈酸从表面活性物质生产中转移,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产量显著降低。加速且持续的β - 氧化会因线粒体产生自由基而导致氧化应激,最终导致AT2细胞减少。鉴于AT2细胞在修复受损肺泡、维持肺泡数量和肺泡腔大小方面的重要性,COPD的理想疗法应改善AT2细胞生物学特性和/或增加AT2细胞数量。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以抑制线粒体复合物 - I 闻名,是一种多效性药物,能够恢复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通过激活AMPK改善线粒体健康、减少氧化应激,并具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考虑到其众多生物学效应,我们首先验证了二甲双胍保护小鼠免受吸烟诱导的肺气肿的理论。在暴露于香烟烟雾的后半段期间接受二甲双胍的小鼠,肺气肿、气道重塑、上皮细胞凋亡、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显著减少。此外,二甲双胍显著改善肺端粒长度,表明它能够逆转这些小鼠的加速衰老。同样,我们也报道了在COPD基因队列中持续使用二甲双胍的COPD患者肺气肿进展减缓。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二甲双胍在AT2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我们确定在人类AT2细胞中,二甲双胍能够显著减少吸烟者和COPD患者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在小鼠AT2肺泡球中,二甲双胍干预可挽救AT2细胞减少,减少活性半胱天冬酶 - 3的产生,恢复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生产的FASN的表达,通过肉碱 - 棕榈酰转移酶 - 1A的表达提高ATP产量。此外,来自AT2肺泡球的大量RNA测序数据表明,二甲双胍处理的类器官DNA损伤减少,三羧酸循环和整体线粒体生物能学得到改善。
横断面研究表明,使用二甲双胍控制糖尿病的COPD患者全因急诊就诊和住院率显著降低。尽管存在乳酸酸中毒的潜在风险(1:100,000患者),但使用二甲双胍的COPD患者从该药物的使用中获得了生存益处。最后,二甲双胍降低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并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COPD患者确实情况复杂。首先,COPD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次,COPD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全身性代谢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肌肉萎缩、心血管疾病、骨质减少、阻塞性和睡眠呼吸暂停。鉴于二甲双胍对这些合并症均有益处,同时它能减缓肺气肿进展,现在是评估将一种已知且安全的药物重新用于COPD管理的切实机会的时候了。因此,进一步的机制研究以阐明二甲双胍在肺生理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神秘的AT2细胞中的作用,对开展适当的临床试验至关重要。
肺泡2型上皮细胞(AT2细胞)
肺泡2型上皮细胞(AT2细胞)在肺组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意味着它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在正常生理情况下,AT2细胞负责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组装和分泌等关键代谢过程。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于维持肺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比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陷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病理状态下,AT2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受到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代谢重编程、细胞凋亡增加等变化,进而影响整个肺的生理功能,所以对AT2细胞的研究在肺部疾病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 名称:
- 肺气肿
- 英 文 名:
- Emphysema